球阀内漏的判断方法以及球阀内漏故障和预防排除方法
点击次数:6058 更新时间:2015-09-01
球阀内漏的判断方法以及球阀内漏故障和预防排除方法
- :球阀内漏的原因
- 1)施工期造成阀门内漏的原因:
- ①运输和吊装不当引起阀门的整体损伤从而造成阀门内漏;
- ②出厂时,打完水压没有对阀门进行干燥处理和防腐处理,造成密封面锈蚀形成内漏;
- ③施工现场保护不到位,阀门两端没有加装盲板,雨水、砂子等杂质进入阀座,造成泄漏;
- ④安装时,没有对阀座注入润滑脂,造成杂质进入阀座后部,或焊接时烧伤引起内漏;
- ⑤阀没有在全开位进行安装,造成球体损伤,在焊接时,如果阀不在全开位,焊接飞溅物将造成球体损伤,当附有焊接飞溅物的球体在开关时进步将造成阀座损伤,从而导致内漏;
- ⑥焊渣等施工物造成密封面划伤;
- ⑦出厂或安装时限位不准确造成泄漏,如果阀杆驱动套或其他附件与之装配角度错位,阀门将泄漏。
- 2)运行期造成阀门内漏的原因:
- ①zui常见的原因是运营管理者考虑到较为昂贵的维护费用对阀门不进行维护,或缺乏科学的阀门管理和维护办法对阀门不进行预防性维护,造成设备提前出现故障;
- ②操作不当或没有按照维护程序进行维护造成内漏;
- ③在正常操作时,施工物划伤密封面,造成内漏;
- ④清管不当造成密封面损伤造成内漏;
- ⑤长期不保养或不活动阀门,造成阀座和球体抱死,在开关阀门时造成密封损伤形成内漏;
- ⑥阀门开关不到位造成内漏,任何球阀无论开、关位,般倾斜2°~3°就可能引起泄漏。
- ⑦许多大口径球阀大都有阀杆止动块,如果使用时间长,由于锈蚀等原因在阀杆和阀杆止动块间将会堆积铁锈、灰尘、油漆等杂物,这些杂物将造成阀门无法旋转到位而引起泄漏——如果阀门是埋地的,加长阀杆会产生并落下更多的锈蚀和杂质妨碍阀球旋转到位,引起阀门泄漏,
- ⑧般的执行机构也有限位,如果长期造成锈蚀,润滑脂硬化或限位螺栓松动将使限位不准确,造成内漏;
- ⑨电动执行机构的阀位设定靠前,没有关到位造成内漏;⑩缺乏周期性的维护和保养,造成密封脂变干、变硬,变干的密封脂堆积在弹性阀座后,阻碍阀座运动,造成密封失效。
- 二:球阀常见故障产生原因以及预防排除方法表格:
常见故障 | 产生原因 | 预防和排除的方法 |
关不严 | 球体冲翻,装配应正确,操作要平稳,不允许作节流阀使用 | 球体冲翻后应及时修理,更换密封座,不允许做截留用 |
密封面被压坏 | 阀座处螺栓没有要拧紧力,要小,宁可多紧几次,不可次紧得太多太紧, | 损坏的密封面可进行严刮修复 |
密封面无预紧压力 | 密封面有泄漏或接触过松 | 应少许压紧阀座密封面;
预压弹簧失效应更换 |
1.旋塞密封副不密合,表面粗糙 | 提高制造质量,着色检查和试压合格后使用 |
1.停车卸压后,修理或更换阀门 2.因调整不当或调整部件松动而使密 封面泄漏时,可采用重新调整和紧固 方法消除泄漏 3.常闭式旋塞阀 应先关闭,然后开孔注胶堵漏 4.采用冷冻法,改换密封法及其他方法修理、更换、改造阀门
|
2.密封面中混入磨粒,擦伤密封面
| 阀门应处于全开或全关位置,操作时应利用介质冲洗 阀内和密封面上的脏物。
|
3油封式油路堵塞或缺油
| 定期检查和沟通油路,按时加油
|
4自封式排泄孔被脏物堵死,失去自紧密 封性能
|
|
5.调整不当或调整部件松动损坏:紧定式 的压紧螺母松动; 填料式调节螺钉顶死塞
| 正确调整旋塞 阀 调节零件, 以旋转轻便而密 封不漏为准
|
般的检查方法是:将阀门转动到全开或全关位,通过阀体排污嘴的排放检查是否有泄露。如果可以排干净,则证明密封良好。如果始终有压力排出,则可以认为阀门泄漏了,这时要对阀门进行相应的处理。但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GRoVEB-5和B-7A型球阀、PBV球阀、ROBERTCORT球阀只能在全关位进行检查,因为这类球阀在阀体上开了个通道,当全开位时,用以平衡管线和阀腔的压力。但当全关位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 四:球阀内漏的处理程序
- ①首先检查阀门的限位,看是否通过调整限位能解决阀门的内漏。
- ②先注入定量的润滑脂看是否能止漏,这时注入速度定要慢,同时观察注脂枪出口压力表指针的变化来确定阀门的内漏情况。③如果不能止漏,有可能是早期注入的密封脂变硬或密封面损坏造成内漏。建议这时注入阀门清洗液,对阀门的密封面以及阀座进行清洗。般zui少浸泡半小时,如果有必要可以浸泡几小时甚至几天,待固化物全部溶解后再做下步处理。在这过程中能开关活动阀门几次。
- ④重新注入润滑脂,间断的开、关阀门,将杂质排出阀座后腔和密封面。
- ⑤在全关位进行检查,如果仍有泄漏,应注入加强级密封脂,同时打开阀腔进行放空,这样可以产生大的压差,有助于密封,般情况下,通过注入加强级密封脂内漏可以消除。⑥如果仍然有内漏,就要对阀门进行维修或更换。